中国生物产业大会 China Bioindustry Convention BioChina
一、 中国生物产业大会背景介绍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生物科技的重大突破正在迅速孕育和催生新的产业革命,生物医药新产品大量涌现,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大幅增加,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一批高新产业群正蓬勃发展。全球生物产业销售额几乎每5年翻一番,增长速度是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的近10倍。预计到2020年,生物医药占全球药品的比重将超过1/3,生物质能源占世界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达到5%左右,生物基材料将替代10%-20%的化学材料, 精细化学品的生物法制造将替代化学法的30-60%......,世界经合组织0ECD报告预测,到2030年世界生物经济初具规模,将对人类经济社会带来重大影响。生物产业将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世界经济中又一个新的主导产业,正引发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调整和国家综合国力的重大变化。随之而来的国际竞争也日益激烈,抢占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的制高点已成为世界各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战略。
我国生物产业正处于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生物产业一直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阳光产业。生物产业的发展能有效缓解我们国家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人口健康、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环境保护、资源紧张、气候变化等重大压力。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将生物技术列为重点发展的高技术;《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将生物产业列为重点培育的高技术支柱产业;2009年6月《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已经国务院批准发布; 2010年10月颁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生物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大力发展。在此形势下,推动我国生物产业快速健康地发展将成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社会的共同责任。
社会力量推动生物产业进步是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美国成立生物产业协会组织(Bio),已连续开了十多年的系列会议。这个会议对促进美国,以至全球生物产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还有欧洲的BioVision,即世界生命科学论坛,针对世界生命科学发展进程中的主要问题,定期举办会议,搭建了对话讨论的平台,对欧洲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在国际竞争中赢得发展主动权起了很大推动作用。
我国自2007年起,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局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与十多家国家级学/协会,联合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所在地的省、市政府,在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所在地轮流举办每年一届的“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在国内外生物产业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已成为全社会了解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发展方向的重要窗口,成为产学研沟通、交流、对接的重要平台,成为集聚社会各界力量共同促进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为推动我国生物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中国生物产业大会所拥有的资源
全面的政府支持:中国生物产业大会获得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环境保护部、农业部、卫生部、中科院、工程院等14个国家部委和直属机构的大力支持,获得了科协、自然基金委、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石化、中石油、中粮等多家单位的大力支持。是国内唯一获得相关政府部门、机构、中央大型企业全面支持的生物领域大会。
丰富的人才资源:中国生物产业大会拥有国内生物领域最权威的专家作为学术委员会成员。由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杨胜利院士担任主任的大会学术委员会共有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领域专家108位,包含院士57位。
广泛的对接平台:大会专门设立技术成果展,全面收集、整理来自中科院、教育部(各大高校)、农科院、医科院等相关科研机构最新技术成果;专门设立金融机构展,网罗国内知名投融资机构到会宣讲,发布投融资意向;同时广泛收集国内生物领域企业的技术、融资等需求。大会邀请以上供需双方参会洽谈,并分别编印发送《技术成果汇编》和《企业需求汇编》,提供长效合作机制,促进产学研转化。
权威的政策解读:作为大会主办单位的中国生物领域行业知名学/协会和大会学术委员会、组织委员会中的业内专家、学术权威是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产业政策、行业规划和进行项目评审的智库来源,是国家相关政策规划、法规、条例制定的直接参与人和执笔人,充分掌握产业的发展方向。
丰富的宣传平台:中国生物产业大会经过数年成功召开已经成为我国生物产业的一面旗帜,形成了显著的影响力。历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均有多位来自国家各部委的副部级领导等高层政府官员参会观展,同时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名生物领域从业人员和企业参会参展。大会为所有生物业内企业提供了一个向全社会展示企业形象,推广企业产品的最佳平台。
往届概况
第一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
时间:2007年6月16-18日
地点:石家庄
主题:创新与发展,战略与未来
会议规模:参会代表1285名,有美国、韩国、加拿大、瑞典和日本等6个国家的38名代表参会;“生物产业成果展”展览面积10500平方米,设标准展位410个,参展企业130家;生物产业发展高层论坛和5个主题论坛,与会领导、专家、学者共作报告93个,参会人员4000余人次。
主要成果:国家开发银行与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签订《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华药集团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等6项;发布生物产业经济合作项目80项,总投资156亿元,技术需求项目28项;签订生物产业经济技术合作协议20余项,其中,石家庄市签约19项,总投资15.5亿元。
第二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
时间:2008年6月20-23日
地点:长沙
主题:引领生物产业发展,助推两型社会建设
会议规模:20位“两院”院士和200多名学者参加,全国22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及500多家研究机构和生物产业企业参展,韩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外有关机构和著名企业参与,参会人数超过3000人;举办高层论坛及11个专业论坛;生物技术与产业发展最新成果展吸引了3万多人次参观。
主要成果:汇集和发布生物技术研究成果项目、技术需求项目、产业投资合作项目810个,成功签约127个项目,合同金额300多亿元;其中,长沙市达成产业、技术、金融等合作项目32个,合同金额60多亿元;发布了《第二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倡议书》。
第三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
时间:2009年6月18-19日
地点:长春
主题:应对挑战、运势而上;创新产业、共谋发展。
会议规模:参会嘉宾和代表超过5000人;设置生物产业百家重点企业展、生物技术成果展以及科普展,展览面积达3.5万平方米,参展企业237家,参展单位46个,观展群众达5万余人(次)。
主要成果:汇集生物技术成果共2000多项,推出发布1200余项;企业技术需求140项;投融资项目400个。参加现场签约的6个省市签约项目19个,签约合同金额191亿元,共有38家金融机构到会与企业进行投融资对接;其中,长春市达成产业、技术、金融等合作项目10个,合同金额120亿元。
第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
时间:2010年6月18-20日
地点:济南
主题:创新生物经济环境,培育战略新兴产业
会议规模:来自国内外的参会嘉宾和代表超过6000人次,近20位两院院士和近百位著名的专家学者出参加了大会,同时33个省市自治区及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组团参会参展,欧洲、美国、德国、英国等多家国外有关机构和著名企业也参加大会;设置生物企业展、生物技术成果展以及生物产业基地展,展览面积达2万平方米;设立高层论坛、9个专题论坛和10个相关配套活动,均受到热烈欢迎。
主要成果:汇集和发布生物技术研究成果项目、企业需求项目共计800余个。现场签约的重大项目29个,总投资金额近240亿元,其中技术对接项目6个、产业合作项目7个、金融对接项目16个,项目涉及山东、湖北、北京、吉林等省市的30余家单位。除此之外,在大会召开期间,生物产业企业与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进行了广泛接触和洽谈,加强了交流,建立了合作意向。
第五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
时间:2011年6月17-19日
地点:深圳
主题:培育生物产业,发展绿色经济
会议规模:大会成功举办了生物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专题论坛、科企合作对接、生物产业项目融资推介、重大项目新闻发布、院士专家恳谈会、大型专业展览等共计30余项活动,吸引了国内科研机构、知名生物企业以及来自美国、德国、加拿大和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的企业组团参展,展商多达293家,突破历届展览规模。据统计,大会参会参展人数约13000人,参与论坛会议等活动达8000人次,参观展览达46000人次,实现大会历史性突破。大会展览面积3万平方米,吸引了国内科研机构、知名生物企业以及来自美国、德国、加拿大和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的企业组团参展,展商多达293家。
主要成果:大会汇集了来自中科院、医科院和农科院以及大专院校的最新技术成果518项,现场签约22个合作协议,内容涵盖技术成果转化、科研基地共建、国际市场合作等,签约金额达282.28亿。其中,中英“王朝计划”在华推广主阵地从此选择确定在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并现场签约金额为9.8亿(其中外资1200万英镑)的合作计划。中国国家基因库在大会上正式揭牌,此前仅有美国、日本、欧洲建有3个国家级基因库。
China Bioindustry Convention (BioChina), initiated in 2007, is the largest annual event for the bioindustry in China. It attracts the biggest names in the biotechnology sector, offers key networking and partnering opportunities, and provides insights and inspiration on the major trend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bioindustry. BioChina 2012, which is jointly hosted by Chinese Society of Biotechnology and other eighteen national associations,China Science Daily, and 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Jiangsu Province, is the sixth event of this Series. BioChina 2012 will be held in June, 2012, at Taizhou, China.
In this century, concerns about climate change, non-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dwindling fresh water supply, increasing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al concerns have promoted public attentions on development of biotechnological process and alternative sourc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s and chemicals. There is broad consensus that biotechnology will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easing the food crisis, combating disease and hereditary problems. The recent financial crisis has provided even more incentive to boost national green growth initiatives and policies, whereas bioindustry might underpin green growth and innovation worldwide.
Chinese government highly emphasizes the development of biotechnology and related industry, which has been regarded as strategic high-tech industry in the Guideline of the 11th Five-Year Plan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National Guideline on Medium- and Long-Term Program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he State Council even set up national biotechnological research and industry-promoting group to strengthen the regulation of biotechnology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June 2009, Policies on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Bioindustry was released, and in September 2010, in Decision on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ew Strategic Industries issued by the State Council, bioindustry has again been listed as one of the seven new strategic industries. The series of important deploys and decisions have created the better environment for bioindustry development in China.
To follow these national policie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bioindustry, national bioindustry bases began to hold "China Bioindustry Convention" in turn every year from 2007. The previous five conventions were held in Shijiazhuang, Changsha, Changchun, Jinan and Shenzhen, respectively. The leading figures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the relevant ministries and commissions would take part in the convention of each year. The total attendees could amount to thousands of people, and exhibition participants reach as high as tens of thousands. It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public to understand bioindustry, opening up bio-achievements and bioenterprises, as well as building up platform for communic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Through these years development, China Bioindustry Convention has grown to be a high-level, large-scale annual event in the field of bioindustry.